第十六屆東亞人文學論壇 「東亞學術共同體的建構:歷史、話語與實踐」
第十六屆東亞人文學論壇 「東亞學術共同體的建構:歷史、話語與實踐」
第十六屆東亞人文學論壇於113年12月6日至12月7日在香港舉行,由香港理工大學主辦,參與校包括國立臺灣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天津南開大學及韓國漢陽大學。論壇由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致歡迎辭揭開序幕,接著由五校代表共同簽署合約,開啟未來五年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此次論壇主題為「東亞學術共同體的建構:歷史、話語與實踐」,由林美香副院長帶隊前往參與會議。會中發表論文之本院教師共有四位。中國文學系李文鈺副教授及汪詩珮教授,在12月6日下午之「專題討論二:文學」發表,論文主題分別為:「故唐、中原、西蜀與異域―《花間集》十八位文人排序及其原因探討」、「『青蛇』的話語權與表演性:後白蛇戲劇改編」。歷史系副教授羅士傑於12月7日的「專題討論四:藝術史及視覺文化」,以線上方式發表論文,題目為「靈魂攝影與地方政治:以1918年徐定超船難前後的溫州為中心」。歷史系衣若蘭教授則於同一天最後一場「專題討論五:跨學科研究新方法」發表,論文主題是「性別與傳記理論: 章學誠(1738-1801)的女性傳記書寫與論述」)。此場專題討論由本院林美香副院長主持,並為此論壇各場精彩的討論劃下句點。
此次論壇共五場次,議題涵蓋範圍廣泛,包括歷史、文學、思想、藝術、電影、戲劇、AI等各類議題,且多有跨域的嘗試,充分展現近年人文領域的企圖心與創意;彼此的交流也有助於跨域及跨國議題的開發。明年12月,第十七屆東亞人文論壇將於韓國漢陽大學舉行,漢陽大學人文科學院院長高光敏教授於會議現場,表達熱誠的期待與歡迎,待明年初將正式發函邀請各校代表參與。
照片一、五校合約簽署。由左至右依序為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林美香教授、韓國漢陽大學人文科學院院長 高光敏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李平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 倪玉平教授及南開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盧楨教授。
照片二、本院與會老師。由左至右為李文鈺副教授、林美香教授、衣若蘭教授及汪詩珮教授。
照片三:會議結束後之晚宴,本院四位教師和香港理工大學文學院李平院長(中)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