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最新消息 navigate_next 學術活動 navigate_next 【法國哲學週】——「人工智慧對教育、民主和道德議題所帶來的挑戰」活動側記
2024/07/26

【法國哲學週】——「人工智慧對教育、民主和道德議題所帶來的挑戰」活動側記

【法國哲學週】——「人工智慧對教育、民主和道德議題所帶來的挑戰」活動側記

 

    臺大文學院今年與法國在台協會及台灣歐盟中心合辦「法國哲學週」,在以「人工智慧對教育、民主和道德議題所帶來的挑戰」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中,Dominique Lestel(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認知研究學系講座教授)與Vanessa Nurock(蔚藍海岸大學哲學教授暨思想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兩位教授於2024.6.18針對AI能否進行哲學思辨?」以法文搭配中文逐步口譯進行演講。演講由文學院副院長、哲學系徐學庸教授主持。雖是暑假期間,文學院演講廳卻聽眾滿座,這反映了,面對AI盛起,人所關心的不會僅止於學習使用新的科技,而是必然有著理性的興趣,想要理解AI在實然的倫理與政治生活中對我們的意義。

 

    在第一場演講中,Lestel教授首先指出,當我們探問「AI是否能進行哲學思辨時」,未明言的預設其實是:AI是否能夠「像人一樣」進行哲學思辨?然而,「像人一樣」在此究竟意味著什麼?Lestel教授強調,法國哲學傳統使其深信,哲學的探究與概念建構不只是技術的操作演練,真正的哲學家總是投入自身的有限生命,帶著所有作為人的侷限與缺陷,以其生活和行動實現其理念。然而,若我們同意,真正的哲學思辨總是根植於個人的有限存在,那麼在面對「AI是否能(像人一樣)進行哲學思辨」的問題時,我們似乎也就只能止步於此,而難以進一步開展這個問題。

 

    Lestel教授的觀點是,我們不該受限於今日對「哲學」、「哲學家」的界定與想像,AI的出現對哲學造成的影響或許遠比我們所能設想的更徹底。 他提出了不無挑釁的構想:若先前所說的,哲學思辨需要主體「全身投入」不僅是比喻,而是未來與AI共存的人類有可能為了強化某些能力而改造自己的身體、為自身接上義肢般的認知器官,出現「生化人哲學家」、經過基因改造的哲學家;那麼「哲學思辨」會出現怎樣的轉變?

 

    這些科幻般的構想或許聽來有趣,然而必須認真探問的是,究竟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若僅僅為了強化自身的認知或思辨能力而造就出與世隔絕的「科學怪人」,這對我們是否有意義?若科技可以造出柏拉圖的複製人、造出黑格爾與蒙西蒙.韋伊的混合體—— 不論這指的是什麼, 創造出這樣的存在,只是為了娛樂的目的嗎?

 

    Lestel教授指出,所有「新型態的哲學家」都將是人類哲學家對話與思辨的對象。若將來我們與結合了AI的機器人共同生活在世界上,我們現在依循的諸多規則都將徹底改變。 我們不能僅以現在的概念界定他們是不是「生命」,而是何謂「生命」、何謂「生物」,什麼是「活」的定義都將改變。Lestel教授並就身體與思想之間的關係提出值得深思的觀點:作為人類的我們始終受限於我們的身體,如人類只能聽見特定頻率範圍內的聲音,只能感知可見光。以現在的身體,我們不可能以其他動物的第一視角去體驗世界。Lestel教授引用Thomas Nagel教授的著名篇章“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所述:我們永遠無法像蝙蝠那樣去感知世界。然而,若新的科技使我們在未來能夠改造自己的身體,我們或許可突破自然身體造成的隔閡,從而跨越人類中心的侷限,重新理解我們自身。

 

    針對「AI能否進行哲學思辨?」這同一個問題,Nurock教授則在其演講一開始便直指此問題背後的當代氛圍: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發展,人們開始害怕或懷疑,我們會不會有一天被AI取代? 今日已可聽到憂心的聲音:西方啟蒙傳統中,是哲學家提出進步的概念、為大眾指出社會前進的方向,但今日人們似乎卻期盼科技公司為我們的價值觀指引方向。究竟AI的發展預示的是一個新的啟蒙時期的到來,抑或是啟蒙的反轉?

 

    Nurock教授從其專長的倫理學領域思索此問題。她以圖靈測試(Turing Test)為出發點。圖靈測試廣為人知的基本構想是,若能將人類的思考方式程式化,讓機器能模仿人類思考處理問題的方式,並讓機器回答人類提出的問題,倘若提問人無法區別對話者是機器或是人,那麼機器就通過了「機器能否思考」的試驗。Nurock教授引述Juliet Floyd教授的觀點指出,圖靈(Alan Turing)的思想其實被過度簡化。1948圖靈曾指出,要成為智慧/智能(intelligence)的存在,不僅僅要能進行智識上的探索和有利生存的基因演化的探索,還要能夠進行文化上的探索(cultural search),這無法由任何單獨的個人完成,而是由人類整體代代承續的任務。圖靈其實已經預見,資訊科學和AI並不只是數學科學邏輯的分支,而將成為社會科學與哲學領域的一部分,成為人類共同投入的文化的、社會的、同時也是政治與倫理的探索和試驗。

 

    為了說明,何以AI發展乃是一種文化的探索,Nurock教授以比較三種已出現的機器人為例,它們分別代表不同類型的AI與不同的決策邏輯。在醫療領域中,已有機器人被用以教導小孩認識自己的疾病,也有機器人設計成在小孩確實服藥時,顯出開心的表情鼓勵小孩。這兩種機器人乍看之下都是提供照顧,然而,前者能讓小孩更有能力為自己負責,學會與疾病共處;後者的設計卻有可能使小孩以為吃藥是為了使機器人開心;這樣的設計可能引發一種弱者討好強者的心理機制,也可能使小孩期待機器人也要使自己開心,但此種相互性的期望卻無法被滿足。若再加上社交機器人Lovot,其自始就設計為要獲得人類的關愛,我們可見到,人漸漸在互動中把機器人視為具有不同個性、需求與心理機制的「主體」,且會將我們擁有的同理的能力投射到機器人身上,期望機器人也以同理心對待我們,而這樣的期望往往是落空的。

 

    這個比較清楚顯示,在科技不斷形塑改變我們存在的世界時,我們很可能忽略了,我們同樣也形塑科技。我們不該以毫不質疑而全然接受現狀的態度,僅僅被動接受科技造成的改變,而是必須思考,究竟種種改變是不是我們所願。AI的出現對我們的倫理生活,以及當今民主社會的運作機制,都將同時帶來挑戰與新的元素。

 

    Nurock教授在結論中再次回到圖靈測試而指出,當我們讓機器接受測試時,我們其實忘記了,所有參與在測驗中的人,都正經歷著一場文化的試驗。Nurock教授呼應Lestel教授所說,或許真正需問的不是「AI能否進行哲學思辨」,一切對機器的測試,最終測試的不是機器的能力,而是我們能否重新恰適調整對「生命」、「生物」的界定及原有的世界觀。AI的出現不該是讓人恐懼的事情,倘若日後我們認可了新的物種出現在地球上,那麼應思索的是,我們應如何包容這新的存在、與之共存互動,我們想和他們建立起的是怎樣的關係,這是要由人類共同完成的「文化的任務」,今日的演講與討論,亦是這探索的一部分。

 

 

羅名珍(依現場法文口譯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