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最新消息 navigate_next 學術活動 navigate_next 【臺大文學院跨領域論壇:物】——「與物共在」活動側記
2024/06/13

【臺大文學院跨領域論壇:物】——「與物共在」活動側記

   臺大文學院「新世紀臺灣人文學」研究計畫在416日舉辦了第一場「物」論壇,第二場「物」論壇則在521日舉行,主題是「與物共在」,邀請到兩位講者,分別是臺大文學院副院長李紀舍教授,以及外文系黃宗慧教授。李副院長從法國學者Bruno Latour的「與物共在」談起。Latour認為,近代西歐文化忽略物的本來操作。例如,代議政治突顯政治是資源分配的藝術。資源的分配反映出康德永世太平論的世界主義,是人類抱持的單一自然論,並且仰賴、利用物質資源所成就的。而民主國家體制就是在「人為主體,物為人所用」的基礎之下運作。

 

   Latour的「與物共在」所提的「共」並不是共產體制、共同國家或是共享一體「共」,亦即透過物的中介建立起眾人集體的關係,而是異於這三者,不只侷限於現代政治經濟的體制,是人與物或是眾物之間的「共在」集體。Latour的論述有個重要的概念,他認為我們必須要從現代國家的議會政治轉向協商、外交。他把物的討論從原本哲學分析的脈絡抽離出來,轉向廣義人類學的觀點來理解。如此,物也是另外一種社群的概念。而與這個社群的相處應該透過協商與外交的方式。

 

  這裡所述的「外交」,意指碰到衝突情境的前後,所採取的一系列技能、程序和思考習慣,其特點是因為沒有任何至高無上的仲裁者足以決定各方的對與錯,而更顯外交談判的必要性。Latour使得人文研究更加注重物的研究,深刻啟發「新物質主義」和「世界化成計畫」兩大物研究支派。「世界化成計畫」可說是LatourIsabelle Stengers共同打造,Donna Harraway的新論也是在這個支流系中成形的。她受Latour的啟發,建構「共」with的意義,從而論述多物種連結。

 

  傳統上,美學是個經驗或行為,都是由人感知物的經驗所組成。Latour以美學作為與物共在的方法。康德的美學是主體美學,包含對美的人觀判斷。十九世紀七零年代以後,西歐諸國,如德國、英國的生理心理學家開始用量化和實證研究方法討論審美經驗。這種美學和當時的實證生理心理學發展緊密扣合,使得傳統的唯心美學轉成物導向的美學。例如,德國Robert Vischer主張美學活動是由物引導和驅動的心理想像,強調「易位感知」的概念,主體將所經驗的借給物,是一種與物「併合」的過程。以觀看英國椋鳥群飛為例,我們把所經驗的借給鳥,然後去感受鳥飛翔的樣子。因此,「易位感知」並不是感同身受,而是主體跳脫主體的角度,把主體性借給物,然後扮演物的概念。感知物的主動狀態,也就是現在所謂的神經心理學,表示我們的大腦神經、眼睛肌肉各種運作的方式,整合起來可以體現物的無意識力量的有機形式。所以,當我們在觀看椋鳥群飛變換隊形之際,會一直被其變換的隊形所著迷。

 

  黃教授提到受益於這一波的物轉向,人與動物關係的研究開始受到重視,主流共識也逐漸成形。然而,無論是物種連結、交纏或者是從量子力學延展出來的繞射概念,以及Thom van Dooren的哀悼之說都引起其他學者的質疑與憂心例如,澳洲學者Fiona Probyn-Rapsey「交纏」提出批評,她認為理論界所熟悉的共同成為becoming together……一起成為becoming with詞語引起很多的期待,之後卻被過度的使用,變成恐慌式思想的宣傳。這些詞語往往涉及一些暴力的形式,反而無法得到所謂的相互連接以及思考這種連接的具體維度。再者,如果所有關於人類與動物連接的空間、地點和條件都可以描述為多物種,這個詞語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多物種連結之所以引起質疑,是因為使用過多,變成空洞詞彙的訴求,爾後就會徹底喪失解釋「人類例外論」的力道

 

  Eva Hayward撰寫有關加州蒙特雷灣水族館水母展的文章 Sensational Jellyfish: Aquarium Affects and the Matter of Immersion”為例,作者深受交纏和繞射論述的影響,認為這個名為「漂浮者」的水母展覽成功地打造出一個讓人們與水母邂逅的空間。她指出,通過聲光科技的介入,讓遊客可以享受到一場獨特的感官盛宴,深深為水母所著迷,人與水母因而在此交纏。從而激發了人對水母生存問題的關注,開創人與其他生命之間互動新的可能性。這個樂觀的推論是建立於展場所提供高科技造就的沉浸式體驗之上。作者更進一步引用哈拉維的繞射理論,表示透過水族館高科技所打造的空間,使得遊客藉由水母炫目的繞射能力,創造出前所未有新的感官體驗。水母本身的呼吸律動,以及他們的本質,讓他們成為繞射和「流變」becoming的極佳場域。

 

  然而,黃教授提出質疑,如果展場是一個人、科技、水母交纏的場域,那麼是否應該進一步釐清科技與水母如何交纏?聲光環境對水母的具體影響是什麼?且人和動物一起流變的時候,可能涉及之前所說的暴力問題。因為交纏論的反對論者認為,人與動物連結是人類強加於動物身上的,無論是人與動物或與機器的組配,都會突顯其中涉及的暴力。另外,物和人的關係也可能是不對稱的,所謂的共同適應,加諸在人身上和動物身上的負擔,往往是難以相提並論的。

 

  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廖昱凱提問,環境保育認為人為介入的方式太多,所以改以無人機的方式去觀看海洋影像,這種在沒有人存在,使用數位裝置的方式所呈現出人與物的關係是什麼?黃教授表示,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只是退為藏鏡人,雖以數位的方式介入,但人的介入還是存在的。動物感知能力的敏銳程度比我們人類想像中的厲害太多了,只能降低人為干擾因素,讓所觀察的現象是一個更貼近客觀事實的狀況。

 

  整個論壇最後在兩位講者與聽眾熱絡的對答交流之下落幕。猶如林副院長所說,一場成功的演講會引發聽眾延伸思考,雖未必有答案,但總往思考的方向前進,意味無窮。

 

 

202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