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最新消息 navigate_next 學術活動 navigate_next 【臺大文學院跨領域論壇:樂】 ── 「飲食之樂:歷史與人文的對話」活動側記
2024/05/28

【臺大文學院跨領域論壇:樂】 ── 「飲食之樂:歷史與人文的對話」活動側記

  「跨領域論壇:樂」是臺大文學院「新世紀臺灣人文學」研究計畫的重要項目之一。此計畫下有「東亞古典學」、「物質文化」、「文化多樣性」、「跨文化中介」、「人文視野下的自然科學」等五大子題。除了五大子題之外,「新世紀臺灣人文學」研究計畫也於本學年提出兩個綜合性的重要人文議題:「樂」與「物」。

 

  「樂」論壇於2023927日舉辦了第一場——「開幕座談:混域・樂」,邀集四位學者及業界專家,從哲學、藝術、社會科學及幸福企業的角度,探討如何定義「樂」,什麼是真正的「樂」。本學期326日舉辦第二場,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曾齡儀及郭忠豪兩位教授對談,從實體的食物出發,探問「飲食之樂」。這是一場充滿歷史與文化底蘊的探問,也幫助我們連結「樂」與下一主題——「物」。此次論壇透過「飲食」討論食物帶來的意象、文化與樂趣。食物不僅具有營養價值,同時也蘊藏社會、文化與哲學的意義。論壇以對談方式進行,透過食物史研究者的經驗分享,探討懷舊飲食、異地經驗以及田野考察中獲得的樂趣。

 

    林副院長在開場致詞時,引述上一場鄭院長提到錢鍾書所寫的《論快樂》「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樂雖然是我們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可是這個驅動人類奮進的重要動機,卻在這個時刻遭遇多重的危機。例如,這幾年來的疫情、戰爭、氣候危機、科技的顛覆或是創新,讓許多地區的人們覺得很不快樂,離快樂越來越遠,甚至感到絕望。這種絕望感使得人類存在的本質和價值,受到很大的挑戰。此時正是重新探索與定義「樂」是什麼的重要時刻。這一場論壇的兩位講者將與我們討論感官之樂、飲食之樂,以及他們如何在研究當中找到樂趣。

 

    曾齡儀教授首先談到,食物除了能夠為我們帶來視覺性的快樂,也含有精神性層面的快樂。例如,當我們吃到某些東西,會令我們想起過去的某個人、某個場景,此時食物所帶給我們的快樂,可能是一種溫暖的感覺。所以,食物的樂趣有非常多種不同的層次,每個人的感覺其實是非常主觀的。對於研究歷史的學者而言,食物本身除了是否美味之外,尋找食物的歷史來源,解答這個課題的過程就足以使研究者感到快樂。

 

    以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沙茶醬料為例,過往我以為這是台灣本土在地的調味料,卻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知道沙茶源自潮汕地區。這就燃起了想要研究為什麼它是從潮汕來的,以及傳到台灣之後,又經歷了什麼過程,乃至於今日能如此順暢地把沙茶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就是一個解答問題的樂趣。

 

    另一種樂趣,來自田野調查。例如,為了了解沙茶來源的脈絡,去了很多從北到南的沙茶老牌店家做口述訪談。在爬梳這些店家的家族史時發現,他們真的都是從潮汕來的,也了解他們來到台灣之後,到現在經過七十幾年的時間,整個製作的方式,包括配方和食材,經歷過什麼樣的轉變。

 

    郭忠豪教授則提到日本這個國家雖然沒有什麼太多的資源,但是相當善於學習外來的飲食文化,將之吸收後變成具有「日本特色」的飲食,包括茶、拉麵、南蠻料理與河豚。譬如拉麵,其實來自於中國,稱為南京麵或是拉麵,但是傳到日本後,日本將之改頭換面,變成日本非常有名的食物,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拉麵。又或是南蠻料理,源自西班牙、葡萄牙的影響,變成日本非常有名的炸物。河豚也是最早源自於中國,宋元時代以降,到了明清時期,有非常多人在吃河豚。但很可惜地,中國並沒有發展出一套吃河豚的料理文化。

 

    在對談時間,曾教授說明特別選擇長崎蛋糕給大家品嚐的原因。由於她喜歡旅行、體驗異國文化,而長崎蛋糕就是結合日本與西方文化一個充滿移動力的食物它不是日本本身就有的,而是融合了葡萄牙異地經驗的外來食物經過日本在地的改良之後,就變成了長崎蛋糕。在台灣也很流行長崎蛋糕,也是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響。所以在我們品嚐長崎蛋糕的同時,也可以去想一下這個食物其實是充滿故事性的。郭教授選擇今天現場可以吃到的刈包,是因為今年的寒假到日本長崎新地中華街的一家飯店,附近中華街最著名的食物是角煮饅頭,也就是日式的刈包。在台灣,刈包主要是從福州傳過來,傳過來後,也被稱為虎咬豬,是台灣有名的傳統小吃。

 

    台大外文系趙恬儀教授在提問中,講到飲食的內容好像都有一個類似在地化的過程,比如說沙茶醬,有些火鍋店或是一些店家會標榜他們是潮汕配方。台灣現在的沙茶醬,口味好像和當初潮汕地區的不太一樣。這樣的在地化過程,對一位研究者有什麼樣的啟發。曾教授表示,透過口述訪談以及實際的田野調查,其中也去過潮汕兩次,了解到沙茶醬的調製方法。原來對台灣人而言,不管吃什麼火鍋,沙茶是一沾醬,但在潮汕地區之所以稱為沙茶火鍋,是因為沙茶醬是放在鍋裡面的,湯頭比較濃稠。可能因為是受到日本飲食的影響,台灣人吃東西喜歡原味沾一點甜的醬,因此覺得沙茶醬放在火鍋裡面太濃郁了。這些潮汕店家發現這一點,就把沙茶變成獨立的沾醬。曾教授指出雖然沙茶是從潮汕地區傳過來的,但經過了七十幾年的本土化過程,已經變成我們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台灣在地的沙茶。

 

    來自政大歷史系畢業的張宇鈞,好奇沙茶它聽起來像是一個從移民社會慢慢推廣出去,那麼在兩位講者的研究過程當中,有沒有發現在一個社會中是誰在帶領這種追求飲食快樂的風潮郭教授回答,所謂的飲食哲學包括社會的政經因素、宗教信仰、人類本身與生活環境的互動,並經常受到上層菁英的影響。以河豚為例,過去是日本菁英所吃的,慢慢地掌握解毒過程,甚至吃河豚要有證照後,這些菁英透過雜誌鼓吹,也影響了中產階級,後來更進一步普及到下層階級,現在一般大眾都可以在有河豚的餐廳吃

 

    本身是企業公司負責人的何桂育,問沙茶這兩個字的歷史源由與東南亞的沙嗲有沒有關聯性曾教授說沙茶在台語的發音是「沙嗲」,沙茶其實就是從東南亞的沙嗲來的。被稱為僑鄉的潮汕,過去生活很辛苦,所以都會到東南亞去當移工。他們去到那裡之後接觸到當地的飲食沙嗲,沙嗲原來是一種黃色的醬,做為雞肉串等類食物的沾醬。等到移工工作結束之後,回到他們的家鄉,就帶回這個印象深刻的食物。但是因為有些材料只有東南亞地區有,潮汕地區沒有,不可能百分之百複製,因此就透過減法,去除東南亞沒有的東西;也有加法的方式,把潮汕有的東西加進去,而潮汕有的東西就是中藥材。因此沙嗲華麗轉身就變成了沙茶。

 

    林副院長在最後總結時再度提到錢鍾書《論快樂》中強調:「快樂分成肉體的和精神的兩種,就是最糊塗的分析,一切快樂的享受都是屬於精神的,儘管快樂的原因是肉體上的物質刺激。」也就是說,快樂都是精神上的,不管我們是配了沙茶醬、或是吃了其他美味的食物。兩位講者也期許大家在品嚐食物的同時,除了獲取食物的營養,也可以感受到和品嚐到歷史和文化的韻味。

 

20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