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文學院跨領域論壇:樂】 ── 開幕座談「混域.樂」活動側記
面對新世紀的環境變遷、地緣政治、種族仇恨、跨文化協商,乃至科技焦慮等大問題,文學院可以做什麼呢?文學院鄭院長毓瑜教授,敏銳體察了人文學科在現代學術社會中的本質,遂與院內教授共同發起「新世紀台灣人文學」整合計畫。
人文學是研究人的學問,一如各器官無法各自獨立,人文學從來就是跨領域的。此整合計畫旨在擁抱多元,同情共感,迎向新世紀的挑戰。從五千年前的南島文化出發,台灣即是海上絲路與陸上絲路的交接點。時至今日這座科技島上,我們參與「跨媒介的雲端世界」,所有人都活在跨領域的情境中。面對人機互動、智慧溝通、多元社會和日新月異的AI,如何重新定位人所獨有的感動、美、永恆、道德、存在?這些都是文學院整合計畫的重要項目。
本學期將舉辦兩場以「快樂」為關鍵字的跨領域論壇。9月27日下午的「混域.樂論壇」為「新世紀台灣人文學」整合計畫揭幕。吳副院長雅鳳教授進一步詮釋「跨域」與「混域」:「跨」從足,意味移動超越,「混」從水,象徵靈活悠遊無疆界。「混域.樂」即體現此整合計畫之旨趣。
混域.樂
「快樂」是人們亙古的追尋,而扣問的方式如此殊異。這場論壇彷彿由天南地北四個迥異的象限開啟對話:莊子哲學、社會學、大學美術館以及社會企業。
台大哲學系的林明照教授,以哲學的思辨,梳理莊子中的「樂」。世俗汲營的快樂,不外乎「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這些物質感官的快樂並無對錯,卻伴隨相對、沈湎、變動、有待的痛苦。相對之樂難以深化,永遠缺乏,且需要越來越強烈的刺激;肉體感官的沈湎之樂,令人深陷其中,難以節制抽離;變動之樂,令人憂樂不定,患得患失;有待之樂即是依賴,將快樂的主導權交諸外界。這樣的「樂」,實則「與憂俱生」。 因此莊子所謂「至樂」,是至樂無樂。世間一切的無法掌控,都是變化;變化的終極呈現,是死亡;死亡不是結束,而是看透生命的關鍵,逝去同時意味生生不息的新意。與其恐懼失去,不如悠遊於變化而得自由。一個社會應當具多樣性、包容性,不侷限單一價值,如此社會中的人們,才更有自由無礙的快樂可能。 |
||||
來到社會學研究新興的顯學:快樂。快樂如何化為數字,加以統計衡量?若不以主觀感受,而以學理歸納推斷,社會學如何證明快樂的原因和意義?蔡教授根據過去二十年的統計資料,分享以下耐人尋味的研究結果。 社會學的快樂研究,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層為情緒、認知、意義,第二層為個人特質、能力、資本,第三層為社會制度、發展模式及程度。蔡教授由全世界九萬人的統計量表,分析各國社會制度、國民所得、民主化和人文發展,對國民快樂程度的影響。蔡教授自身的研究則聚焦台灣,據其統計,台灣人的快樂程度,與教育程度沒有絕對關係,但是與收入/生活滿意度有一定的關聯。 社會學更好奇的問題是,快樂之於社會,其「作用」或「效益」可以衡量嗎?根據研究,自覺快樂的人,投入工作、運動、社團、慈善、藝術,甚至投票率,都高於不快樂者。換言之,快樂者的公眾事務參與度較高。 |
|
|||
幸福力研究院的幸福長陳潔瑾,從社會實踐的角度,分享企業存在的價值,提出「快樂」的三個層次:1.0 照顧好自己:身心受用、注入活力、自得其樂,2.0 在乎彼此的快樂、周邊的人、關係的流動,3.0 讓彼此更獨立自由,具備影響力,能帶動快樂,改變社會。「意義」是和同時代的人有深刻的情感連結,「價值」是生命至情至性,榮光的代代傳承,「幸福長」的工作,是啟發每一個人,看到人性的光,活出自己的光。 如何做到?企業用最小資源,創造最大效益。陳執行長的創業經驗,是找到一個模型,以最有效的方式快速複製,而達到網路廣告的世界大同。在憂鬱人口暴增的現代社會,幸福研究院期許觀察普世的苦樂,挹注新的養分到世界的土壤中;歸零後對話,傾聽彼此共同的嚮往,尋找根本的解決之道、生命存續和幸福生活的指導方針。藉此,希望「幸福力」成為台灣的新國力。 |
||||
除了心靈和哲學思辨的角度、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快樂,有沒有一個具體可觸可觀可感,可置身浸淫其中的場域呢?對藝術史研究所所長盧慧紋教授而言,大學美術館,就是這樣的空間吧! 和一般美術館有何不同呢?大學美術館,以藝術品和人為核心,進行研究、實驗、教育、學習、互惠、合作,容許創新探索,也容許出錯。除了critical thinking, 也培養critical looking, 不是上對下灌輸美學標準,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美學、文化養成。大學本身匯集了跨領域的專家,大學美術館因此更有條件成為各個學科、社區及其他美術館跨領域交流的平台。 扣緊「藝術之樂與療癒之所」,盧教授分享她親身如何在大學美術館中體驗藝術之樂,又如何受到魔法般的療癒。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每週帶學生們進博物館庫房,商代的甲骨片不是隔著厚重的玻璃,而是由學生端詳傳閱,親手感受其重量和溫潤,數千年的時空透過掌心觸覺,震撼心靈。當盧教授在寫論文、教書,壓力山大和灰茫茫的冰天雪地中,歐柏林大學的博物館如同魔法屋、時光機,與過去碰撞、未來遇見。每個校園都需要這樣的地方:抽離當下時空的療癒之所。 如今藝史所在教學研究之餘,經營大學美術館,無疑是人力緊繃的重任,但盧所長不減豪情抱負:大學美術館,期許為世界服務。藝術不只是點綴和休閒,可以發出很大的力量和聲音。如同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反思黑奴歷史,紐約大學關於流行病、公共藝術和歷史的長桌討論等等,面對台灣當代議題如歷史、兩岸關係、島內族群等,藝術都應當積極參與,因為在美術館,可以遇見未來,前往遠方。 |
|
|||
在論壇討論中,台大體育蔡秀華老師提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觀點,指出運動員常常會體驗到一種獨特的情感,被形容為「痛快」。鄭院長對此進行了回應,引用最近運動科學的研究,指出當運動員處於巔峰狀態時,思考通常會退居次要地位,他們會聽從直覺,而不去過度思考,就像電影捍衛戰士所說的那樣:"Don’t think, just do"。
最後,鄭院長引述錢鍾書在《論快樂》中所寫,「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也許,這就是快樂的奧秘所在。
這次論壇希望能啟發我們一同思考跨領域的新人文,並在這個探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秘訣。
(側記/朱逸凡)